合肥收债公司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金额超百万的混凝土买卖纠纷。为避免两家企业陷入耗时耗力的诉讼,法官持续数日耐心调解,寻找双方利益最佳“平衡点”,原本僵持不下的混凝土公司和纸箱厂最终达成和解。一纸调解书,让两家企业都松了口气,继续踏踏实实在这片土地上安心经营。
百万货款成“心病”
2022年,某纸箱厂在厂房建设关键期,为保障厂房基础质量,从一家混凝土公司采购了价值超百万元的混凝土用于施工建设。双方顺利完成货物交付后,货款支付却陷入僵局。
纸箱厂仅支付15万元货款后,便未再履行后续付款义务。此后,混凝土公司多次催讨剩余货款,但纸箱厂先后以经营效益不佳、资金周转不畅等理由推诿拖延。起初,混凝土公司考虑到企业经营的实际难处,给予了一定理解与宽限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混凝土公司自身也面临资金链紧张、经营风险加剧等问题,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协商方案难一致
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,承办法官考虑到两家企业后续经营需要,决定以调解方式化解矛盾。法官深知,一纸判决虽然能快速结案,但可能让两家企业结下“死疙瘩”,甚至影响长远发展。
调解初期,法官多次组织双方面对面协商。纸箱厂负责人坦诚道出难处:新厂房刚投产不久,市场还没打开,营收有限,实在拿不出百万现金支付货款。为解决纠纷,他们提出用厂房和机械设备抵偿债务。但这一提议遭到混凝土公司的强烈反对。
原来,该公司此前在其他债务纠纷中,曾接受过以房抵债的方案,结果在处理房产时遇到过户、变现等重重困难,至今仍有遗留问题。“上次折腾了两年,几套房子还没处理完,这次真不敢再冒险了!”混凝土公司负责人表示,只接受现金还款,以保障资金安全。
调解现场陷入僵持。双方互不相让,矛盾似乎难以调和。这场调解僵局该如何打破?承办法官决定另辟蹊径,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"平衡点"。
分期方案破僵局
面对调解陷入“死胡同”,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苏塘人民法庭文云龙法官分别与两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促膝长谈,从双方的难处和顾虑聊到未来的规划和发展,从行业产业政策聊到经营管理风险等等。最终,文云龙法官提出“分期付款”的新方案。法官给双方算了一笔明白账:对纸箱厂来说,分期还款能避免一次性掏空资金,企业可以继续开拓市场,慢慢攒钱还债;对混凝土公司而言,虽然不能马上收回全部货款,但每月都能固定回款,而且有法院的调解协议做保障,不用担心钱打水漂。
为了让方案更具有切实可行性,法官认真分析了纸箱厂的经营情况。“我看你们最近新接了几个大客户,只要正常生产,每月拿出一部分利润还款完全可行。”法官用数据说话,详细规划了还款时间表,让方案真正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。
经过反复沟通,两家企业全部接受。混凝土公司负责人坦言:“与其一直拖着收不回钱,这样分期拿款心里更踏实。"纸箱厂也表示:“不用抵押厂房设备,企业能正常运转,慢慢还钱也有盼头。”最终,在法官的见证下,双方签订调解协议。
Copyright © 2013 尚鑫合肥讨债公司 特别声明: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果对您造成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 皖ICP备2021017939号-9
电话:13735452890 联系人:马经理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政务区万达广场C座 xml sitemap txt